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徐嘉怡 范質惠)在如今數字浪潮中,電信網絡詐騙持續“迭代升級”,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和人們的心理弱點,精心編織詐騙陷阱。因此,了解新型電信詐騙手段,掌握有效的反詐措施,已成為每個人守護財產安全的必修課。這里,益陽市赫山區人民法院小編為您揭秘新型電詐套路與反詐妙招。
一、新型電詐手段知多少
1.AI深度定制詐騙
不法分子通過收集受害者在社交平臺發布的照片、視頻、日常言論等大量信息,利用AI技術深度分析受害者的行為習慣、語言風格、人際關系等,進而定制專屬詐騙劇本。
2. 婚戀殺豬盤變種詐騙
除傳統的情感誘導投資詐騙外,衍生出新型模式。如不法分子偽裝成“海外科研人員”“國際志愿者”,以參與“高回報海外項目”“公益投資”等理由,誘導受害者投入資金,最終騙取錢財。
3. 網絡游戲賬號交易詐騙
不法分子在游戲論壇、社交群組發布虛假的游戲賬號、裝備交易信息。當有玩家上鉤后,以“賬號安全交易需要繳納保證金”“平臺凍結資金需充值解凍”等理由,誘騙玩家轉賬匯款,一旦得手便消失無蹤。
4.虛假政務APP詐騙
不法分子仿冒政府部門官方APP,制作界面、功能高度相似的虛假政務軟件。通過短信、網絡廣告等渠道誘導用戶下載,以“身份信息核驗異常”“社保賬戶停用”等借口,要求用戶輸入銀行卡號、密碼、驗證碼等信息,以騙取錢財。
5.直播打賞返現詐騙
不法分子在網絡直播平臺發布“高額打賞返利”廣告,聲稱用戶給指定主播打賞后,平臺將以數倍金額返還。起初會兌現小額返利獲取信任,待用戶投入大量資金后,便切斷聯系,卷款消失。
6.數字貨幣交易詐騙
不法分子搭建虛假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,以“低風險、高回報”為噱頭,吸引投資者參與虛擬貨幣交易。在投資者投入資金后,通過操控后臺數據,制造行情波動假象,使投資者虧損,或直接關閉平臺,攜款潛逃。
7.醫療保障類詐騙
不法分子冒充醫保、社保部門工作人員,聲稱受害者醫保賬戶存在異常,涉嫌違規使用資金將被停用,要求受害者配合“調查”,通過點擊鏈接填寫個人信息或轉賬至“安全賬戶”自證清白,從而實施詐騙。
二、反詐措施要記牢
1.恪守“三不一多”原則:
不輕信:陌生來電中獎、退款、涉嫌犯罪等說辭。
不透露:身份證號碼、銀行卡密碼、短信驗證碼(任何索要均為詐騙)。
不轉賬:所有“安全賬戶”“刷單返利”“高收益投資”均需拒絕。
多核實:通過官方渠道(如銀行客服、公安派出所)二次確認。
2.技術防護工具:
(1)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開啟來電預警,阻斷詐騙電話或鏈接;
(2)及時接聽96110預警勸阻專線和查看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。
3.重點人群防護:
(1)老年人:子女定期檢查家中電子設備,協助設置一鍵報警。
(2)未成年人:家長關閉免密支付,定期清理不明APP,不告知支付密碼。
4.緊急應對措施
(1)若已轉賬:立即撥打110或反詐專線96110凍結賬戶,保留聊天記錄及轉賬憑證。
(2)發現涉詐設備:拔電源→拍照→報警。
赫山區法院在此鄭重提醒:詐騙手法千變萬化,防范之心不可松懈!請大家提高警惕,守好錢袋;遇騙速報,共筑安寧!
責編:楊紹銀
一審:楊紹銀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